黄金价格在经历历史性冲高后迎来暴力回调。周一美盘,黄金期货一度触及4398美元/盎司历史高点,但周二美盘期间急转直下,最低跌至4083.15美元/盎司,单日下跌超过5.3%,收报4124美元,创下五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周三亚市早盘,现货黄金交投于4115美元/盎司附近,维持窄幅震荡。分析认为,此次暴跌的直接诱因在于投资者集中获利了结,加之避险需求阶段性降温与美元反弹的叠加影响,使金价在短期内失去支撑。
投资者在高位锁定利润成为主要抛售动能。今年以来金价累计上涨约60%,大量短线投机头寸集中在4000美元上方。当地缘紧张情绪暂缓、贸易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后,多头开始平仓离场。独立交易员Tai Wong指出,尽管金价仍有逢低买盘支撑,但高位波动性显著上升,释放出谨慎信号,鼓励了短期卖盘。
避险需求退潮亦是关键触发因素。特朗普暗示与中方达成“公平协议”前景可期,并称11月或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实现突破,这一表态令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俄乌战事方面,泽连斯基首次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结束冲突”,欧洲多国领导人联合声明支持特朗普提出的以当前接触线为基础的停火倡议,国际避险预期因此显著降温。
美元走强进一步放大黄金下行压力。美元指数上升至98.98,创六日新高。10年期美债收益率降至3.961%,收益率曲线趋平,显示市场对降息预期仍存,但短期资金流回美元资产。日本政局变化助推美元:强硬保守派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位女首相,市场押注财政扩张将推迟日银加息,导致日元贬值至151.895,进一步支撑美元走势。
技术面上,黄金4小时图形成明显“双顶”形态,两个高点均位于4380美元附近。金价跌破21期均线并失守4200美元颈线位,短期趋势转向下行,支撑区间在4050—4100美元。RSI指标下行并出现看空背离,显示修正行情仍未结束。分析师预计,金价短线或在4100—4200美元区间震荡整理,中期走势仍取决于CPI与美联储会议信号。
白银市场亦遭重创。周二白银下跌7%至48.62美元/盎司,铂金跌5.9%至1541.85美元,钯金跌5.3%至1417.25美元。花旗分析师指出,对贸易协议与停摆结束的预期可能导致金银进入2—3周盘整期,贵金属整体波动性仍将维持高位。
大宗商品市场的剧烈波动亦传导至能源领域。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周二自低点反弹,WTI收涨0.5%至57.82美元/桶,布伦特收于61.32美元/桶。此前IEA警告2026年原油供应或过剩400万桶/日,但API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库存下降298万桶,令油价短线获得支撑。分析师认为,市场对贸易关系缓和的预期推升需求乐观情绪,短期内油价有望维持在56—58美元区间震荡。
股市方面,美股表现分化。道指上涨0.47%至46924.74点,标普500小升0.22点至6735.35点,纳指微跌0.16%报22953.67点。财报季成为市场主要驱动,通用汽车上调业绩预期股价大涨14.9%,3M上涨7.7%,可口可乐涨4.1%。然而,Netflix盘后下跌5.8%,拖累科技板块。分析师指出,企业盈利超预期虽支撑股指,但高估值令上行空间有限。
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美元因日元疲软与债市收益率下行而继续攀升,欧元则因法国财政忧虑与欧债危机阴影承压。欧元兑美元下跌0.3%至1.161美元,法国债务问题引发欧元区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多份研究指出,人口老龄化与生产率停滞将使欧元区债务问题恶化,欧洲经济正面临“结构性死刑判决”。
国际方面,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21天,特朗普要求共和党议员“保持坚定”,尚未启动新一轮谈判。韩国因金条供应短缺多家银行暂停销售黄金产品,进一步显示亚洲实物需求仍强。美国则正介入哈萨克斯坦钨矿开发磋商,扩大关键矿产影响力。
国内层面,中国首个“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在上海临港落成,标志着数字经济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新突破。这一举措为能源结构与数据基础设施结合提供新范式。
黄金自高位暴跌近300美元,标志市场避险逻辑短暂逆转。短线回调由获利了结与美元反弹共同驱动,但美联储降息预期与长期地缘风险仍构成潜在支撑。白银与其他贵金属同步承压,油价在供应担忧与贸易乐观之间震荡,美股在财报利好下结构性分化。美元因政策与政治动态再度走强,欧元区则陷入长期债务困境。总体来看,全球市场进入“风险偏好短暂回升、避险资产阶段修整”的交错格局,金价虽大幅回调,但中期多头逻辑尚未破裂。
*免责声明:文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分析师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对于任何据此进行的交易,EC Markets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