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市场继续成为全球焦点。10月16日至17日期间,现货黄金连续突破关键关口,周四美盘飙升至4289.82美元/盎司,周五亚市早盘进一步涨至4379.38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金价累计上涨逾60%,10月单月涨幅接近10%。金价强劲上涨主要受到三重推动:其一,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其二,中美贸易局势再度紧张;其三,美国政府停摆与经济数据真空加剧不确定性。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6.7%与93.7%,部分官员甚至暗示未来或扩大降息幅度。理事沃勒表示“再次降息是正确的做法”,并指出中性利率应比当前政策利率低100至125个基点。理事米兰与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也纷纷表态支持持续降息。美联储的《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正在降温,就业疲弱、消费降速、裁员增加使政策转向更具紧迫性。
黄金上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避险情绪升温。特朗普再度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美中贸易关系急剧恶化。双方互征额外港口费用,美国指责中国“扰乱供应链”,中国则坚决回击。这场紧张局势令全球市场避险需求激增。OANDA分析师Zain Vawda指出,若贸易谈判破裂,金价有望突破5000美元/盎司。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三周,经济损失每周高达150亿美元,官方数据发布中断进一步加剧市场焦虑。
各国央行的持续购金和去美元化趋势也成为金价的重要支撑。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持仓在周四单日增加12.02吨,总规模升至1034.62吨,创三年来新高。投资者在低利率与高通胀环境下寻求稳定资产,使黄金成为主要对冲工具。技术面上,金价远高于短期与长期均线,RSI持续在80以上的超买区间,但上涨动能仍强劲,支撑位在4200美元和4150美元之间。
美元与美债收益率走弱进一步推升金价。美元指数连续第三日下跌,最新报98.35,接近关键支撑位。受贸易紧张与政府停摆拖累,市场对美元信心下滑。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3.976%,为三年来低位,反映出避险买盘推动资金流入债市。欧元兑美元升至1.1688,日元升至151.35,瑞郎走强至0.793。分析人士认为,只要美联储维持宽松,美元短线仍承压。
美联储官员在近期密集发声。理事沃勒强调就业疲软已成为政策焦点,支持在10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米兰则主张更大幅度宽松,呼吁快速降息以防经济脆弱;卡什卡利将降息视为“保险措施”,认为劳动力市场风险高于通胀反弹。市场预期10月会议将降息25个基点,使利率区间降至3.75%-4.00%,年底或进一步降至3.25%-3.50%。
在此背景下,美元长期前景承压。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12.5%,从年初的110跌至96.37低点,创二十年来最大跌幅。分析认为,美债收益率与美元关联性减弱,货币政策转向与估值偏高预示美元或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原油市场表现低迷。WTI原油跌破57美元/桶,布伦特收于61.06美元/桶,创5月以来最低水平。国际能源署(IEA)警告,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或出现400万桶/日过剩。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50万桶至4.238亿桶,产量创新高达1363.6万桶/日。尽管美俄计划在布达佩斯会晤,市场对地缘风险缓和的预期并未能扭转供需压力,油价仍偏向下行。技术面上,WTI若跌破56美元,可能进一步下探低位支撑。
美股则在信贷市场风险下承压。周四三大指数全线收跌:标普500下跌0.63%至6629.07点,纳斯达克跌0.47%至22562.54点,道指跌0.65%至45952.24点。地区性银行股暴跌引发恐慌,Zions下跌13%,Western Alliance跌超10%,信贷欺诈案频发令投资者担忧。高盛总裁警告,过去十年信贷市场“爆炸式扩张”或埋下隐患,潜在风险总额高达5万亿美元。
在国际方面,美国与俄罗斯确认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会晤,讨论结束乌克兰冲突的可能性。普京呼吁建立“全面能源主权”,而特朗普表示“通话富有成效”。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不信任投票中涉险过关,德国推出“主动养老金”计划以应对劳动力短缺。国内方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表示,中国探索的是“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相结合的路径”,绿色产业发展已显成效。
本周全球市场再度陷入避险主导格局。黄金受降息预期、贸易紧张与信贷风险共振影响连破纪录,逼近4400美元大关。美联储官员集体释放鸽派信号,美元与美债收益率齐跌,宽松预期强化。信贷市场动荡与政府停摆令经济信心承压,油价因库存增加与供应预期宽松继续下行。金融体系风险、政策分歧与地缘波动交织,市场短线波动或将延续。在全球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黄金避险地位愈发稳固。
*免责声明:文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分析师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对于任何据此进行的交易,EC Markets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