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在最新部长级会议上宣布,将在2025年12月小幅增产13.7万桶/日后,于2026年第一季度暂停进一步增产计划。迈汇观察,这一决策的背后,反映出成员国对全球原油需求放缓与库存上升的深层担忧。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或仅约70万桶/日,而供应增长可能高达400万桶/日,市场潜在过剩规模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OPEC自身预估需求增速为138万桶/日,虽较乐观,但仍无法完全抵消非OPEC产油国的扩产压力。
从数据面看,自2025年4月起,OPEC+主要成员八国已合计增产约290万桶/日,占全球总供应的2.7%。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球商业原油库存已较年初上升近5.2%,WTI原油价格自7月高点回落约14%,维持在每桶61美元附近,而Brent原油徘徊于65美元上下。迈汇认为,暂停增产的决定,意在通过控制供给节奏来平衡库存累积速度,从而防止价格进一步下滑。
从更广泛的结构性角度看,能源市场正处于周期切换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北美、南美新产区如Guyana、Brazil持续放量,非OPEC产量弹性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印度的能源消费增速趋缓,运输燃料需求放缓,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上升也在削弱传统原油消费的增长动能。迈汇指出,这使得OPEC+的“供给调控”成为维稳价格的主要工具,而不再是扩大份额的策略。
在策略层面,迈汇认为原油市场未来数月将呈区间震荡走势。若全球经济未能出现明显反弹,Brent价格区间或维持在每桶60至70美元间。对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趋势性机会有限,但波段性交易空间依旧存在。对企业与机构客户来说,能源价格的稳定与回落,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与运输成本;而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言,能源出口国货币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支撑,但中期仍受制于供需再平衡进程。
总体而言,OPEC+暂停2026年第一季度增产的决定,虽为短期支撑油价之举,却也揭示了市场对未来需求复苏的信心不足。迈汇认为,全球能源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温和但持久”的结构性再定价——供需关系从失衡走向微妙的再平衡过程。
MH Markets 迈汇 | 市场洞察团队
洞察趋势 · 稳健交易 · 以专业陪伴每一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