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ύ��֤��ͨ���ֻ���֤)
时间:2025-11-11 10:24:47
17892
为应对日益猖獗的网络诈骗犯罪,新加坡政府出台了一项极具争议的严刑峻法:对诈骗犯及网络洗钱者施以鞭刑。此举借鉴了殖民时期遗留的刑罚,旨在遏制这个已造成近40亿美元损失的“现代社会祸患”。
根据新通过的《刑法(杂事修正案)》,涉及诈骗、犯罪团伙招募及洗钱的罪犯,将面临6至24下鞭刑的惩罚,且此项刑罚将与其原本面临的监禁和罚款合并执行。该法案的推出,源于2020年以来该国记录的超过19万起诈骗案件。官员们表示,这些案件不仅让普通民众蒙受沉重损失,更严重动摇了公众对金融系统的信任。
新加坡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将诈骗称为“当今新加坡最普遍的犯罪”,并警告金融诈骗已呈“泛滥之势”。数据显示,仅在2025年上半年,受害者损失金额就高达3.85亿新元。
新法律还剑指所谓的“钱骡”——即那些向犯罪团伙出售或出借自己银行账户、SIM卡或Singpass(新加坡个人政府账户)的人。即使这些人声称对犯罪行为不知情,法院仍可判处其最高12鞭的刑罚。不过,法律也明确,那些真正被骗参与犯罪的受害者将不会受到追究。

这是新加坡首次对网络犯罪启用体罚,凸显了其捍卫自身作为安全全球金融中心声誉的决心。与此同时,整个区域对跨境诈骗集团的担忧也日益加剧,这些集团的活动范围遍及柬埔寨、缅甸和菲律宾。已有数名新加坡公民被牵涉进这些海外犯罪网络,此事也推动了国内要求采取更强力威慑措施的呼声。
鞭刑是英国殖民时期遗留的刑罚,目前强制适用于包括抢劫、破坏公物在内的60多种罪行。国际特赦组织等人权团体持续谴责该刑罚,称其为“酷刑”。但新加坡政府则坚持认为,鞭刑仍是一种有效的威慑手段。行刑前,受刑者需接受体检,行刑工具为藤条。法律规定,女性、未成年女孩以及50岁以上的男性可豁免鞭刑。
支持者认为,这一惩罚呼应了公众的愤怒,严惩那些利用了新加坡这个全球互联度最高经济体之信任的罪犯。批评者则视其为一种倒退,是用备受争议的手段来应对数字时代的难题。然而,面对数十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和急速演变的诈骗网络,几乎无人质疑行动的紧迫性。新加坡正传递出一个明确信息:网络犯罪必将招致现实世界中的严厉惩罚。

暂时还没评论,来留下你的印象吧
评论发表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