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伪造入侵理财圈!新型投资骗局正通过社交媒体掏空你的钱包

作者:FX110

时间:2025-08-24 09:25:37

31566

深度伪造入侵理财圈!新型投资骗局正通过社交媒体掏空你的钱包

当前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持续通胀不断侵蚀普通人的收入和储蓄,甚至养老钱也面临威胁。越来越多人指望通过投资来保值增值——而骗子正是看准了这份焦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布下越来越精巧的诈骗陷阱。

你真的能分辨投资广告的真伪吗?事实上,这正变得异常困难。不法分子如今手握AI生成的“深度伪造”视频等工具,极大增强了骗局的伪装性和说服力。

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又该如何防范?

▍“金融深伪”骗局是如何运作的?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报告,投资诈骗多年来一直是网络罪犯最赚钱的手段之一。最新数据显示,仅记录在案的案件涉及金额就高达66亿美元,远超排名第二的商业电邮欺诈(BEC)的28亿美元损失。

这类骗局虽然手法多样,但很多都始于社交媒体上散播的恶意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充当“诱饵”,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或直接引导至虚假投资平台。

例如在2025年6月,出现了一批冒充正规银行的Instagram广告:一部分以“高利率储蓄账户”为诱饵,诱导用户点击并输入网银登录信息;另一部分则使用伪造的银行投资策略师深度视频,进而骗取信息或引诱受害者加入投资诈骗类的WhatsApp群组。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ESET研究人员于2024年发现的“Nomani”木马活动。诈骗广告及关联钓鱼网站冒充地方新闻媒体或其他机构,打着如“Quantum Bumex”“Immediate Mator”“Bitcoin Trader”等常变常新的旗号,持续收割受害者。

“Nomani”活动还包括以下特征:

高度本地化内容:针对不同地区使用不同诱饵,例如北美用埃隆·马斯克、德国用汉莎航空或基民盟政党;

多平台传播:通过 Facebook、Instagram、X、YouTube、Messenger 和 Threads 广泛投放虚假广告;

使用低质深度伪造视频:常冒用名人荐股,口播不自然、关键词生硬重复;

虚假账户投放:甚至出现过粉丝数高达30万的演员账号被利用来打广告;

基础设施共用:多个广告链向同一托管服务器,使用相同模板和回调机制。

该骗局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受害者信息,进而实施精准联络:诱骗他们参与虚假投资、申请诈骗贷款,甚至在设备上安装远程控制软件。2024年下半年,ESET监测到Nomani相关威胁数量同比激增335%,累计拦截超过8500个关联域名。

▍我们为什么总上当?

多项因素叠加,让我们更容易落入这类陷阱:

现实压力:很多人生活拮据,易被“高收益、快回报”的话术吸引;

注意力涣散:尤其在手机上,我们很难持续保持警惕、识别破绽;

认知滞后:大多数人并不熟悉深度伪造等新诈骗技术;

本地化+真实性:诈骗内容因地制宜,甚至使用被劫持的真实账户投放,更容易取信于人;

反诈机制失效:如果受害者经电话洗脑后自行向诈骗方汇款,传统银行风控难以拦截。

▍如何识别与防范?

请注意以下典型危险信号:

  • 过度炫目的广告,承诺高得离谱的稳定回报或利率;

  • 可疑“名人代言”——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实性;

  • 视频质感怪异:音画不同步、分辨率低、发音机械、语言重复;

  • 刻意制造紧迫感,催促你“立刻投资,错过不再”;

  • 明示或暗示“保本保收益”。

▍保护个人财产,你可以主动采取这些措施:

保持警惕,识别上述诈骗特征;

  • 尽量不点击金融类广告,即使它们看起来是由合法品牌和个人推广的

  • 投资前搜索相关公司和项目名称,查看有无投诉或曝光记录;

  • 不熟悉运作机制的投资产品,坚决不投;

  • 拒绝一切陌生人的投资邀约和推销;

  • 绝不通过广告链接提交个人或财务信息。若意图联系正规机构,请自行通过官方渠道办理;

  • 建议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有效拦截恶意链接与诈骗网站。

若不幸遭遇诈骗,请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迅速报案,并持续监控资金变动。警惕是最好的防护。


评论

暂时还没评论,来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评论

  • 请选择综合评分:

(1000字内。图片请上传GIF,JPG,PNG,可上传9张)

发表评论

评论发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