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书籍,敬请期待

首页> 交易商公告> 正文

澳洲平台FPMarkets:“妖股”趣头条,上市首日五次熔断,一度涨190%

2018-09-17 13:09:34

趣头条于美国时间9月14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价定为7美元每ADS,处于7-9美元的发行区间下限。最终定价相当于2019年P/S(市销率)的1.83倍和2020年P/E(市盈率)的14.6倍。  

趣头条IPO首日收涨128.14%,收报15.97美元,盘后涨超3%,站上16美元。盘中新高为20.30美元,最大涨幅190%。截至收盘市值接近46亿美元,盘中最高市值超过58亿美元。  

根据彭博数据,趣头条创下今年美国IPO规模超过500万美元股票的最大首日涨幅。在今天之前,今年IPO首日涨幅最大的是Zscaler,该股3月16日上市,首日上涨106%,目前股价较发行价高166%。

投行预测趣头条的日活用户可能达到8000万量级(不晚于2020年底),是2018年Q2季度的6倍,如果广告营收能力保持不变,那每日广告收入将同样翻6倍到3000万元。  

在中国互联网应用榜单上,超过5000万日活的APP不到20款,腾讯、阿里、百度占据12款,今日头条系占据4款。趣头条如果跻身其中,将实现向互联网巨头的实质性跨越。  

趣头条打算60亿资本豪购10亿装机量,洗一遍互联网人口后,跻身5000万日活APP阵营,营收过百亿,利润过十亿,但是这样的巨量却被市场质疑。

三问趣头条:暴力买量和广告价值隐患何解? 

(1)趣头条想赚小钱的客户群体广告价值到底有多大?  信息流广告的本质是效果广告,效果广告本质上是广告主商品或服务销售的营销成本。趣头条的客户作为一个整体,将为效果广告所陈列的商品和服务买单。从整体上看,趣头条客户获得的激励本质上不足购买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营销成本的一半,换句话讲,客户在趣头条上作为一个整体,一定是赚不到钱的。  

关键的问题是:趣头条是典型的“洗客户”模式,通过装机和营销激励,将8亿互联网人口中8000万(或许根本没有这么多)想用空闲时间赚小钱的用户洗出来,从长期看,客户以赚钱为目的而使用趣头条,实际却赚不到钱的体验,终究是不成立的。客户群体的这一整体性特征,和趣头条的如意算盘相对比,可能显著的高估了广告价值。这正是部分投资者对趣头条的关键质疑:随着时间的流逝,广告主会越来越发现趣头条客户的广告价值越来越有限,换言之,趣头条的单用户广告价值存疑。   

(2)趣头条真能买到10亿装机量并实现5000万以上日活么?  2017年全年,趣头条的获客成本为2.73元/新装机客户,2018年Q1开始,趣头条大幅提升获客支出,以维持装机量增长曲线,2018年Q1的获客成本提升至6元左右,是2017年全年的一倍以上,这一价格意味着其净收入的回收期已经超过一年。资讯阅读市场并非强需求市场,客户的习惯和兴趣变迁非常快,越长的回收周期越不划算。而买量所支付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投资者担心,趣头条可能很快就买不起了!这或许是趣头条极速IPO的重要原因!    

数据观察到,趣头条18年Q1季度的月活到日活转化率比较异常,这可能和趣头条提升客户激励相关。  趣头条最新公布的18年7月和8月数据显示,装机到月活的转化突然上升,我们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考虑到在IPO前发布这一信息,有投资者向我们表示,这一数据异常非常可疑,有可能是进一步提升激励的结果?    数据来源:见智模型  装机方面,7月新增装机2100万,8月新增装机2700万,装机数暴涨,8月单月新增装机数超过了18年第一季度整个季度的新增。趣头条在上市前暴力买量是正常经营节奏还是为冲刺IPO而刻意为之?  很快,Q3季报会告诉我们答案。   

(3)长期看,趣头条能在不提升单客户忠诚维护费用的前提下保持客户活跃度么?    数据来源:见智模型  趣头条的单客户忠诚维护费用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客户需要持续的金币激励来实现在线时长。本质上看,客户持续的时间投入带来的“零花钱”非常少,“新鲜感”的持续总是需要更高的现金激励来实现,否则日活及时长将难以维持。  

然而,单用户维护成本每上升一分钱,对趣头条的利润侵蚀是巨大的。下图是我们测算的趣头条进入成熟期后的敏感性分析数据:    数据来源:见智模型  上图数据显示,假设单客户广告价值维持0.5元/人/天不变,客户忠诚维护激励每上升一分钱,趣头条的盈利将下降2.5亿。  趣头条需要持续提升单客户广告价值,才能保证在客户忠诚维护激励小幅上升的同时,公司税前净利润不下降。  

趣头条:商业创新还是资本幻象? 

当我们回归到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本质去理解趣头条时,其商业模式一点都不神秘:  趣头条的商业路径遵循了以获取广告收入为目标的信息流分发平台的典型特征,向用户提供激励则是区别于其他个性化信息流分发平台(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的唯一特色;  向客户提供激励,本质上不能算是“商业创新”,而是缺乏先发优势、用户基础和内容、技术优势下,寻求快速成长路径的“被动选择”;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信息流等一众竞争对手不选择客户激励路径,一方面是因为补贴造成盈利模型过于脆弱,在拥有客户优势、内容优势和技术优势下,完全没有必要;另一方面,补贴客户必然造成客户的“逆向选择”,如果贪图微利的客户群体成为流量的主体组成部分,那些手握重金广告主们还会将预算投过来么?  趣头条通过资本买用户所获得的日活流量缺乏持续稳定性,贪图微利的用户群体,在多次接触高毛利型一次性商品和服务广告营销后,会逐渐产生较强的“广告免疫效应”,进而使得广告价值不断降低。在快速买量期,新用户的不断进入使得广告效果看起来还不错,一旦走过“买量洗用户”的阶段,进入稳态之后,广告价值的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缺乏足够的产品创新能力来重新定义目标客户,趣头条“暴力买用户”的模式,无疑颤巍巍的走在钢丝上。  

趣头条上市碰到好时点:看不懂的拼多多和蔚来汽车刚刚经历疯狂上涨,有点神秘的趣头条会延续不可证伪的迷幻魅力么?  资本市场短期波动波澜莫测,长期价值有章可循,看你相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