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ύ��֤��ͨ���ֻ���֤)
时间:2025-10-31 09:21:32
 4947
                    4947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近日对高风险的差价合约(CFDs)投资发出严厉警告,指出部分不法商家正通过种种手段,诱使投资者放弃关键性的金融保护措施,导致他们面临损失全部资金甚至更多财富的巨大风险。
“高压销售”陷阱
所谓差价合约,是一种复杂的杠杆金融衍生品,允许投资者对股票、外汇等资产的价格涨跌进行投机,而无需实际拥有该资产。FCA发现,一些公司采用高压推销话术,鼓动零售投资者将自己申报为“专业投资者”。一旦投资者被归类为“专业”身份,他们将自动失去一系列专为普通大众设立的强力保护。
FCA强调,这些针对零售客户的保护措施至关重要,包括严格的杠杆率上限和防止损失超过初始本金的“负余额保护”等。据统计,这套保护体系每年成功保护近40万名英国民众,避免他们因CFD交易而蒙受超出承受能力的损失,提供的经济保护价值高达2.67亿至4.51亿英镑。
“金融网红”陷阱
此外,FCA还将矛头指向了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金融网红”。调查发现,投资者正成为这些网红的目标。他们往往未能清晰告知其推广的是海外未受监管的机构,却以“跟单交易即可获取暴利”、“管理账户稳赚不赔”或“付费内幕消息”等不切实际的承诺吸引消费者。数据显示,仅在一家此类公司,过去四年就有超过九万名投资者上当,总计损失约7500万英镑。
FCA将严打违规行为
FCA明确要求,所有公司不得向其零售客户强行推广“选择性专业投资者”身份,也不得将其随意转介至海外不受监管的关联公司。对于违反规定的机构,FCA誓言将采取坚决行动。同时,监管机构也将持续打击那些非法兜售金融产品的金融网红。
FCA卖方市场总监Mark Francis对此评论道:“差价合约本身是复杂且高风险的产品。我们为零售投资者设立的保护规则每年能为英国消费者节省数百万英镑。我们严重关切部分公司试图诱导民众超负荷投资的行为。投资者必须对那些试图绕开规则的公司,以及社交媒体上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投资建议保持高度警惕。”
根据英国最新的《消费者责任》准则,金融机构必须确保其提供的所有信息清晰易懂,其产品和服务也必须贴合客户需求并体现公平价值。为帮助公众,FCA的“精明投资”活动提供了实用工具,以辅助民众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相关背景
FCA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启动关于客户分类的公众咨询,旨在精准定位需要保护的消费者,同时为真正的专业投资者松绑。
自2019年起,FCA已对向零售客户销售CFD产品实施了严格限制。
2025年6月,FCA牵头开展了一次跨境执法行动,重拳打击非法金融网红,该行动最终逮捕了3人,并发出了多封停止与终止函及警告提醒。

暂时还没评论,来留下你的印象吧
 
                 
                 
                 
                 
                 
                 
                 
                 
                 
                 
                 
                 
    评论发表成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