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FISG,我们将通胀视为一种行为现象,而不仅仅是统计数据。一旦通胀预期上行,通常很难迅速回到原有水平。企业会提前涨价;工人要求更高薪酬;消费者调整支出模式——这一切都在强化通胀的惯性。
当下的危险在于过早松懈。市场正在押注明显减息或放缓收紧节奏,假设通胀已得到控制。但政策存在滞后效应,如今的乐观情绪可能为未来的意外埋下伏笔。如果经济增长保持韧性、能源价格反弹,通胀降温可能停滞。
这种动态会直接影响汇率。历史上,过早放松政策的国家往往面临货币走弱和输入型通胀;相反,坚持维持更高实际利率的国家则更易吸引资本流入。FISG 的宏观模型通过“通胀持续性指数”来量化这种关系,帮助交易员识别潜在的汇率压力点。
在行为层面,投资者也在适应新的环境。对收益率错失的恐惧取代了对通胀本身的担忧。套利(carry trades)回归、风险偏好上升、信用利差中的自满情绪也愈加明显。但通胀是周期性的,而非线性的——它会消退,也会再度出现。
固守陈旧叙事的交易员可能错过关键拐点。关键在于保持灵活性:每个季度重新评估实际收益率、政策差异和大宗商品走势。FISG 的分析仪表盘整合跨市场信号,以捕捉通胀预期何时开始重新加速。
在我们看来,2025 年的通胀只是变得更安静,而非被征服。它不再咆哮,而是低语——但依然足以推动市场。
FISG —— 帮助交易员听见通胀仍在传递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