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规模资管巨头Amundi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由于担忧日本新任首相将大幅增加借款,日本长期限到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在未来数月可能触及新的历史高位。如果日本长期限(10年及以上)国债收益率在短时间内迅速走高,曾经引发全球股债汇三市短暂崩盘的“日本国债抛售风暴”甚至有可能再一次痛击全球金融市场。
来自Amundi Investment Institute的资深新兴市场高级宏观策略师Claire Huang表示,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大幅升至3.5%以上,意味着将较周三的交易水平高出近40个基点。
高市早苗在周二通过组建新的联合政府当选为日本首相,她长期主张通过加大政府支出规模来提振日本国内经济增长,并支持长期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基调。
“安倍经济学”重出江湖?
现年64岁的高市是一名保守民族主义者,将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列为其榜样之一。她长期以来是曾遭暗杀的日本任期最长首相安倍晋三的盟友,并且是安倍政策的坚定跟随者,这也是为何当前金融市场开始押注“安倍经济学”(Abenomics)即将重出江湖。
?近期在全球范围火热所谓的“早苗交易”?即指代日本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胜选后,金融市场对其重启以“安倍经济学”(即积极推进“超宽松财政框架”+对收紧货币持保留与谨慎立场)为核心政策的预期引发股债汇市剧烈波动;“早苗交易”?主要体现为日本股市闻讯迅速飙升、日元持续贬值及“日元套利交易”重启,因此押注“早苗交易”逻辑基本上等同于押注“更强劲财政刺激、产业扶持与温和货币政策”的日本再通胀组合——做多日股、空日元、避长久期。
“人们对财政纪律抱有担忧,尤其是在中期。”专注于亚洲国家投资策略的Claire Huang表示。“我不会说超长期端日本国债收益率的前景非常乐观,或者其长期债抛售已经完全结束。”
市场对于日本央行的加息预期升温,以及政治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正令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长期维持在高位。本月早些时候,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触及3.345%,为该长期主权债券自1999年发行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长期限国债可谓是今年全球范围内表现最差的主权资产之一。
策略师Claire Huang预计,只有当高市早苗的经济与财政政策更加明朗,并且她能够控制日本开始变得高企的生活成本时,投资者们才有可能回流至更长期限的日本国债。
尽管她已下令推出一揽子新的经济措施,旨在减轻通胀对日本家庭与企业的负担,但高市政府并未明确该方案的具体规模,也未说明是否需要额外大规模发行长期限国债来为其融资。
“期限溢价”来袭
虽然通胀放缓可能将抑制超长期收益率上升,但是Claire Huang表示,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仍有触及1.8%的上行风险。这位策略师表示,这一情形可能发生在日本央行逐步减少其此前在日本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下积累的大量该期限主权债券库存时。
自今年以来,全球发达市场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可谓持续飙升,一部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央银行就财政支出问题、持续扩张的债息以及长期国债需求发出新的警告,因此在高市早苗的“安倍经济学”政策基调且叠加在“期限溢价”推动之下,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行3.5%这一历史新高的可能性可谓愈发扩张。
所谓期限溢价,指的投资者持有长期债券风险所要求的额外国债收益率补偿。尤其在美债市场,“期限溢价”最为明显——自今年以来持续徘徊于10年来高位。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特朗普2.0时代国债与预算赤字将比官方预测高得多,主要因特朗普领导的新一届政府以“对内大幅减税+对外加征关税”为核心的促经济增长与保护主义框架,叠加愈发庞大的预算赤字与美债利息以及军工国防支出,美国财政部发债规模可能被迫在“特朗普2.0时代”比花钱如流水的拜登政府愈发扩张,加之“逆全球化”之下中国与日本可能大幅减持美债,再加之日本国债收益率上行风险外溢,“期限溢价”势必较以往数据愈发高企,这也是为何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今年长期徘徊在4%以上。
谈及日元——本月因市场担心高市早苗可能阻止日本央行加息进程而大幅下跌约2.5%——策略师的Claire Huang预计,疲弱的主权货币实际上将强化日本央行加息理由,因为更昂贵的进口会大幅增加日本国内的通胀压力。
“假设美元兑日元突破155并在155–160区间内持续交易,日本央行很可能选择持续加息。”她强调。在10月早些时候日元汇率(美元兑日元)一度跌至约1美元兑153日元且创下八个月以来的新低之后,该水平已近在眼前。周四东京时间上午7:10,日元汇率报151.84。Claire Huang表示,今年是否进一步加息“归根到底取决于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