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理推动财政紧缩的信任投票,正将马克龙政府推向垮台边缘。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法国股债遭遇“双杀”:CAC 40 股指大跌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德国的利差飙至数月新高。此事不仅凸显法国财政困境,也成为全球政府债券市场“慢动作危机”的最新注脚。法国兴业银行直言:全球长债风暴正在被忽视!
巴黎政局动荡,市场迅速抛售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25日宣布,将于9月8日举行政府信任投票,旨在为总额44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计划强行铺路。该计划包含大幅削减支出和增加税收,意在防范公共债务恶化。然而,这一“逆势豪赌”迅速引发市场担忧。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跃升9个基点至 3.51%,与德国国债的利差扩大至78个基点,创4月以来新高。
政治僵局加剧财政压力
此次动荡的根源在于法国的政治僵局。多方反对党派已明确表示将投票反对。国民联盟领袖勒庞在社交媒体直言:“我们显然会投票反对贝鲁政府。”
分析人士指出,若多数议员投下反对票,政府将被迫辞职,法国将重演去年前总理巴尼耶下台的局面。ING 经济学家 Charlotte de Montpellier 警告称:“政治不稳定正成为法国经济的重大拖累。”
目前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处于欧元区最高水平之一,甚至超过曾是欧债危机核心的希腊与葡萄牙。市场看法分化:部分日本机构认为德法利差扩大提供了买入机会,但也有投资者因政治不确定性而选择减持法国国债。
全球长债风暴的缩影
法国的困境并非孤例,而是全球长期债券市场危机的缩影。上周,德国和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11年以来新高;日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亦飙至数十年高位,日本2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 2.655%,为1999年以来首次。与此同时,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跌至2009 年以来低点。
背后逻辑十分清晰:全球政府债务水平不断攀升,各国不得不发行更多债券融资,而高利率环境则令偿债成本急剧增加。
法国兴业银行策略师 Albert Edwards 警告称,投资者过于沉迷于人工智能等热门主题,却忽视了全球长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的风险,这正在动摇“除了股票别无选择”(TINA)的逻辑。
高利率时代的隐忧
多年财政扩张与疫情刺激政策推高了全球债务,如今随着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高利率时代已然到来。沉重的偿债成本叠加政治不确定性,使全球市场对财政纪律与政治稳定的要求前所未有地严格。
法国政局动荡,无疑再次触动了这根最敏感的神经。
(特别提示:以上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或投资建议。资料来源为官方网站或网络平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