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扎根缅北,缅北何以成为“诈骗的天堂”?

近年来,电信诈骗成为新型犯罪的首要“毒瘤”。仅2020年,我国共破获此类案件32.2万起,总金额高达数万亿,拘捕犯罪分子36.1万人。

眼看国内无法容身,骗子们又将触角伸到了国外,毗邻中国的东南亚成了出境首选,缅甸也被视为犯罪成本最低的“绝佳天堂”。据警方评估,诈骗中国群众的骗子,有60%在东南亚,其中又有近10万人藏身于缅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缅甸北部成为了诈骗者的乐土?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去年6月,云南西双版纳州澜沧江水域发生沉船事故,涉事船只为非法运营的缅甸籍客船,已获救的17名人员均为中国公民。冰山一角下,隐秘的中缅“双向偷渡产业链”渐渐浮出水面,动机并不陌生,地而在这群庞大的偷渡客眼里,缅北才是终极目的

电诈扎根缅北,缅北何以成为“诈骗的天堂”?

在东南亚的国家当中,只有缅北,四个城市直接与我国云南省接壤:云南普洱市对面是掸邦的第二特区佤邦,德宏州对面是木姐,临沧市对面是果敢,西双版纳州对面是掸邦第四特区小勐拉。

四个城市都与中国接壤,这给诈骗者们提供了多种出逃的路线。而2000多公里的中缅边境线,又是罕有的天然保护屏障。其间遍布田埂、小路和庄稼地,地势犬牙交错,让偷渡者来去自如,也让“偷渡”这个产业链越发成熟。

 中缅之间的文化环境 

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缅甸与中国渊源纠葛颇深。历史上,缅甸曾作为藩属国而存在,后随着明朝由盛转衰,缅人政权开始强大,逐渐不再受控,但在漫漫岁月长河里,两地群众语言习惯早已互相渗透,整体环境与中国内地相差无几。

更遑论新中国建交后,中国一直是缅甸第一投资大国。通讯上网靠的是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交易使用的是人民币,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随处可见,汉语汉字更像是这里的官方语言,种种“利好”,为骗子们的猖獗大开方便之门,大量偷渡者疯狂涌入。

 常年动荡的政治局势 

而由于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缅甸官方认定的民族就有足足135个,复杂的民族问题也导致了缅北近70年的武装割据和频繁的战乱。

电诈扎根缅北,缅北何以成为“诈骗的天堂”?

19世纪末期,英国占领缅甸全境大肆推广罂粟种植,导致缅甸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毒品生产基地,加之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缅北的毒品生产变得十分混乱,各政治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导致缅北地区毒品和枪支走私泛滥。如今,国内的少数民族为了谋求独立也开始了和政府的长期武装对抗。混乱、动荡的政治与军事局势,也助力这里成为了毒枭与诈骗分子的天堂。

 缅北当地的默许纵容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区别于国内坚决打击的强势态度,缅北当地政府一直将网络诈骗视为一种新型产业,支持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支柱,并有意默许纵容一切犯罪行为。

为了巩固权力,增强财政,自然资源匮乏又缺乏外部条件的缅北地方力量,便与急于求生的国内诈骗团伙一拍即合。据悉,诈骗团伙只要向缅北地方缴纳高额租金和管理费用(达到一定规模的诈骗公司每年上交费用达数百万),缅北地方则负责通风报信,并提供武装掩护帮助诈骗集团躲避追捕。

有恃无恐之下,更多罪恶在滋生。有人专门提供技术服务、支付通道、网络推广;有人则钻起缅北没有独立银行,必须依靠人民币交易的空子,干起“背包客”的生意;有人专门提供四件套(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盾),供诈骗窝点洗钱。

电诈扎根缅北,缅北何以成为“诈骗的天堂”?

 跨国抓捕阻力重重 

而为了追踪捣毁这些诈骗组织,中国警方可谓煞费苦心。近年来,我国先后与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会商,建立起联合打击电信诈骗的机制,但中国与缅甸之间,始终未能建立起相关制度。在得不到任何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中国警方的抓捕难度可想而知。

电诈扎根缅北,缅北何以成为“诈骗的天堂”?

这些跨国诈骗团伙们通常有多处窝点,且保持相当密集的更换频率,行踪绝不轻易暴露。为了转移警方注意力,他们会在国内大力发展“下线”,由这部分马前卒提供网络设备和电话卡,以及安装特殊APP,为实施诈骗提供信息通道服务。

另一部分后方组织则负责收集社会闲散人员的身份证件资料,再到银行开通对公账户,提供给境外的电信诈骗集团进行转账提现。就算这些随时待命的“下线”人赃并获,也难以知晓“上线”在缅北的具体活动地址。如此一来,跨国办案可谓阻力重重。

事实上,截至目前电信诈骗仍在以每年30%的比例复合增长。暴利驱动下,不断有人选择铤而走险,远走异国,短暂的偃旗息鼓后,又以更复杂的诈骗形式卷土重来。

和“恶龙”缠斗注定任重而道远,而我们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不留可趁之机,避免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评论

暂时还没评论,来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评论

  • 请选择综合评分:

(1000字内。图片请上传GIF,JPG,PNG,可上传9张)

发表评论

评论发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