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书籍,敬请期待

首页> 交易商活动> 正文

澳洲券商FPMarkets:日本蛰伏三十年后,在美国开启疯狂“买买买”模式

2018-09-18 13:09:29

东京研究机构Recof称,2018年前三季度,日本公司斥资420亿美元在美国达成了177宗并购交易,这使得它们有望超越在1990年前九个月创下的178笔交易的纪录。

由于中美之间在今年日益复杂的关系和困难的交易局面,日本,这个过去数年在美国市场一直被中国企业压制的大买家,再次跃升成为了美国公司最大的买主——如同美债一般。  

对于中国企业受到的制约,包括但不限于升温的言论摩擦以及美国新设定的CFIUS(国外资本投资美国企业技术的委员会)阻挠,普遍认为它“专门用来限制中国投资”。  

日本的咨询顾问和银行人士以及法律人士纷纷建议日本企业发动收购热潮。根据总部位于东京的研究机构Recof的数据,自1月1日以来,日本企业已在美国达成177笔交易,总支出达4.7万亿日元(合420亿美元),有望打破1990年头9个月创下的178笔交易的纪录。  

过去由于中国企业的存在,每次日本企业参与的竞标通常会败下阵来——中国竞标者的出价常常高过合理价格30%以上,特别是在被国家明令禁止之前的一段时间,这令其他竞争者非常“难堪”,通常没有企业会如此疯狂,除非钱的所有权并不明晰,又或者有转移资产的倾向。  

日本企业的出手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包括芯片、化学材料、电信等等。日本知名材料供应商旭化成(Asahi Kasei)同意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公司Sage Automotive Interiors。美国芯片制造商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也被日本财团盯上。  但日本的好日子可能也会面临终结,CIFUS可能会对疯狂买买买的日本财团加以注视,一旦出现技术外流以及产业跟随转移的情况,特朗普不会心慈手软。

日本并购为什么重要?

关注日本并购情况,除了能够策略性地了解这个并购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以外,还可以回顾历史——毕竟日本开启海外并购已有约40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远远胜过国内。  

从源头追溯,本轮日本企业的大局扩张并购,一个重要的支撑力量是日本商业银行的贷款。在日本政府报告中,来自企业的资本支出正在不断上升——由于商业投资增加,导致日本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得以上调。由于众所周知的老龄化原因,日本劳动力不断萎缩,对于自动化、IT系统和人工智能,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在不断加码。  

由于国内超级低的利润率和负利率境况,自2007年以来,日本银行的借贷额足足增长了一倍多。国际清算银行BIS在2016年底测算,日本银行的美元资产达到了惊人的3.5万亿美元。由于过度扩张的美元负债,导致日本银行有大量的美元借贷需求需要释放——这正好与想在海外大肆收购的企业“一拍即合”。大量的美元现金和存款被变成了“可能”带有泡沫估值的美元资产,同时暗含着极低的利率——大量的美元资产在美国加息之前来到日本,在美元升息至高点时将会收割走日本银行的生命。一旦它们客户手中的美元资产不可以很快变现的话,这会带来大麻烦,甚至不亚于十年前的金融危机。  

因此,对于海外企业的收购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推动”或者是“境外资产转移”——对于日本来说,尤其是银行负债表的风险正在不断放大,更多的资本支出理论上应该推动经济增长,但目前在日本的前景还在经受考验与质疑。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内需市场内卷得太严重了——强如iPhone,也是在席卷全球数年后才得以打开日本市场。

另一个重要的买家是软银。它的大量资本金来自于海外金主,这使得它整体的架构和负债表更加健康与长期。最近3年多,软银一直是全球最大和最积极的买家之一,无论是在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四处可见它出手并购的身影。

并购的理性与非理性 

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用官方的话语解释“是因为国内市场的成熟”。其实是广场协议后,暴涨的资产价格导致的日本全社会20年通缩一直在影响,政府为了提振物价一直在疯狂释放货币,以期从通货膨胀中走出。但是国内技术创新不足、人口生育率低下、移民政策的封闭,使得国内资金大量闲置,海外并购成为了这部分闲置资金的最好出口。 

从日本的统计来看,2016年整体获得的贸易盈余为4万亿日元(大约400亿美元),但是通过直接投资获得的盈余为7.4万亿日元(约为730亿美元),几乎是贸易的两倍。  在并购领域,如果是兼并熟悉的主营领域的企业,往往效果很好;如果是为了荣誉、名声、声望等需求驱动的并购,大多以失败告终。从这点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体相似,路径比较雷同。  

日本在上一个时代错误的收购比比皆是——三井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及影视公司、松下收购环球唱片公司等等,这让人想起海航、万达等国企走出去的并购,这些案例最终证实了融合的可能性极低。  

日本在过去30年积累了庞大的失败经验,以至于最近的收购变得更趋合理。相反之下,中国成功的并购案例为数不多。吉利全资收购沃尔沃或许值得称道——无论是从自身市值及销量的增加,还是沃尔沃的再次IPO,亦或是得到来自于瑞典的造车技术,堪称三赢。但除此以外,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国内真正得以成功兼并的案例并不多。  

迅速拿到盈利点,占领新的市场份额,提升技术实力和储备,是海外并购重要的一个特点。相比较中国企业,日本企业手中的现金保有量——在2016年底约为377万亿日元(约3.5万亿美元),已经开始在过去一年半之间发挥作用。如果中美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缓和,中欧之间的技术转让没有得到恢复,那么尽管高科技的转移依然会保持向东迁徙的大方向,但或许日本将承接更多国内想要得到的技术。或许唯有当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生“恶化”问题后,国内才有可能进行二次接盘。不过这也仅仅是美好的猜想,也许美国资本和欧洲资本还会再度将资产承接回国,阻挠中国的技术升级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