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书籍,敬请期待

首页> 交易商汇评> 正文

EC Markets | 关税前景引发经济政策焦虑,美联储按兵不动引热议,中美经贸缓和助推市场信心回升

2025-05-12 13:05:35

据路孚特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于5月11日表示,10%的基准关税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极有可能实施,这一表态与特朗普总统数日前的言论相呼应。卢特尼克强调,企业和国家将承担关税所带来的成本,并否认其对消费者物价的直接冲击。然而,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以来,消费者信心已出现显著下滑,部分家庭用品价格上涨,企业亦有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的趋势。

卢特尼克辩解称,美国国内产品无需关税,外国厂商将被迫参与竞争。几日前,特朗普也在白宫表示,10%的关税应为贸易协议的起点,有些国家可能会面临更高的税率。他在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后指出,英国商品也将面临10%的关税,并称这是一个“低数字”。

与此同时,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批评愈发尖锐。继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再次攻击主席鲍威尔,称其“太晚了”“什么都不懂”。尽管他坚持认为通胀已被控制,但经济数据显示,关税的全面影响尚未在实体经济中体现,价格未见大幅上涨,经济活动也未显著放缓。

然而,历史表明,美联储行动常被批评为“落后一步”。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几位美联储主席——无论是Arthur Burns在滞胀背景下的迟缓应对,还是Alan Greenspan和Ben Bernanke在互联网泡沫与金融危机前的观望——都因未能迅速决策而受到争议。如今,鲍威尔也面临类似的处境。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在充分就业与控制通胀这对目标之间处境艰难,而政策迟疑可能再次招致“太晚”的标签。

Evercore ISI的Krishna Guha指出,鲍威尔不急于行动,一方面是认为“等待没有实际成本”,但这可能让他后悔;另一方面是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做法。类似观点也得到了安联贸易北美公司资深经济学家Dan North的支持,他认为在当前充满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下,“啥都不做”可能是最稳妥的策略。

不过,华尔街越来越担忧美联储可能在过于依赖劳动力市场信号时错失先机。三井住友日兴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前白宫经济顾问Joseph LaVorgna认为,美联储的“前瞻性不足”,若等待就业市场恶化才采取行动,可能为时已晚。

在这一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却出现缓和迹象。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高层会谈。中方代表何立峰与美方代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坦诚、深入的磋商,并达成实质性共识。双方同意建立经贸磋商机制,就各自关切继续对话。

中方强调中美互利共赢的关系基础,表示虽然不愿打贸易战,但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坚决反制。何立峰指出,应在和平共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扩展合作领域,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从而为全球经济带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此消息发布后,市场避险情绪显著降温。现货黄金于5月12日亚市盘初下跌近60美元,创近一周新低;而日元、瑞郎等避险货币也小幅走弱。与此同时,美股期货大幅反弹,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1.6%,创下4月初以来新高。

此外,地缘政治方面也出现积极信号。俄总统普京提议于5月15日在土耳其恢复俄乌直接谈判;印巴双方则已于5月10日通过军事沟通渠道达成停火协议,自当日下午起停止陆海空一切军事行动。这些进展同样对黄金等避险资产形成打压。

美国关税政策的推进与美联储的观望态度相互交织,令市场处于高度敏感状态。特朗普对关税的强硬态度与对美联储的施压加剧了政策的不确定性。而鲍威尔虽被批“行动太慢”,但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局势下选择按兵不动,也被视为避免双重风险的策略。中美高层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成果,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缓和,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短期内,这些利好消息已显著提振投资者信心,但未来经济走向仍将高度依赖政策落地和全球局势的进一步明朗。

*免责声明:文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分析师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对于任何据此进行的交易,EC Markets不承担任何责任。